-
-
2025.09.04
042025.09
AI谣言舆情特征及风险研判
近年来,网络谣言逐渐出现一些新动向,其中比较典型的便是利用AI工具造谣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,AI谣言呈现数量增多、涉及领域广泛、传播渠道集中、与社会热点话题紧密关联等特征,给政法机关社会治理工作
来源:法治网舆情中心
-
-
2025.09.04
042025.09
网络虚假摆拍泛滥,谁是背后推手?
近年来,短视频、网络直播行业蓬勃发展,然而在繁荣的背后,虚假摆拍等不良导向问题日益凸显,“凉山多名百万粉丝网红摆拍卖惨”“网红‘猫一杯’编造秦朗巴黎丢作业”等事件引起舆论哗然。近日“外地女摊主西安摆摊
来源:法治网舆情中心
-
-
2025.09.03
032025.09
海口虐猫者诉动物保护人士人格侵权案迎来终审判决 仅支持377余元医疗费
近日,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“曾某某诉陈某某人格权纠纷案”作出终审判决,驳回上诉人曾某某要求被上诉人陈某某公开道歉、赔偿精神损失费等诉讼请求,仅支持其主张的377.14元医疗费。这一判决为持续数月
来源:法治日报-法治网
-
-
2025.08.29
292025.08
群发通知、收回工号、关闭权限…… 面对“隐性解雇”劳动者如何维权
随着数字化管理普及,企业通过微信群发通知、收回工号、关闭权限等方式变相解雇员工的情况时有发生,不仅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,还会导致员工搜集证据困难。
来源:工人日报
-
-
2025.08.29
292025.08
“货不对板”现象屡见不鲜 消费者遇“照骗”如何维权
近日,多地网友控诉线上预订酒店遭遇“照骗”事件:有人花千元预订海景房,推门发现内部照片竟全是渲染图;预订大床房,进门发现“这床还没我家沙发大”……更离谱的是,有消费者要求退房竟被索要违约金,关于“酒店
来源:法治日报
-
-
2025.08.29
292025.08
网购酒店套餐遇照骗 消费者应留存证据依法维权
从美妆服饰到旅游套餐,从生鲜食品到家居服务,直播带货从商品到服务一应俱全。然而,滤镜下的“种草”也可能暗藏陷阱——商品详情页的模糊表述、隐蔽的格式条款、夸大其词的“卖点”承诺,让消费者频频陷入“货不对
来源:北京青年报
-
-
2025.08.29
292025.08
健身卡退费竟要扣总费用的35%?该如何维权
一纸判决,不仅是对是非曲直的裁断,更是对司法公正的检验;不仅是法治精神的折射,更是社会规范的指引。
来源:法治日报

代表公众或特定群体,对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、政策、企业行为或公权力运作进行监督与质疑。通过独立调查、信息收集、证据呈现及媒体传播等方式,揭露问题、表达诉求、推动解决,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公民合法权益。
服务价值: 保障公民知情权与监督权、推动公共问题解决、维护弱势群体权益、促进权力透明运行、构建健康舆论场。
热点
热点·推荐